一、 白龙湖流域及白龙湖景区的基本情况
(一)白龙江流域的基本情况
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碌曲县与四川省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流经甘肃省迭部县、舟部县、宕昌县、武都县、文县(白水江经九寨沟县流经文县汇入白龙江),经四川省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汇入嘉陵江。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千米,河长576千米,天然落差2783米,水能蕴藏量432万千瓦。流域内高山起伏,水系不对称。白龙江流域是个多民族聚居区,有近130个乡镇 ,120多万人口,主要有汉、藏、回、羌及蒙古族,其中藏族约11万人。
从地理情况看,整个流域山峦起伏,潇洒纵横,上游属岷山山脉,中游属秦岭山系,白龙江沿岸的开阔区域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高陡崖,适宜于特色种养业。从植被情况看,流域内虽培育与保护不平衡,但森林覆盖率都达到40-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生态屏障优势凸显。从水土 保持情况看,虽然流域各段有异,但保育力度显著增强,成效明显。从产业发展情况看,流域内均突出采果、采叶、采笋、采药为主的种植业,淘汰粗放式养殖业,特别是各地均以“生态立县”发展思路,以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为契入点,大力培育旅游产业,形成了一产业与三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流域沿岸群众长效增收基础形成。从文化传承情况看,无论是历史文化、藏羌文化,还是生态文化,都有典型的传承与培育。如舟曲的藏羌文化、文县的生态文化、九寨沟的旅游文化等都是白龙湖流域的亮点。从环境治理情况看,九寨沟县的全域环境治理、精品旅游营销、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发展,甘肃境内的新农村建设及围绕流域保护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白龙湖景区的基本情况
白龙湖景区位于白龙江下游,总面积42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78.8平方千米,源长16千米,湖宽处14千米,平均水深54.5米,周长410千米,总库容26.7亿立方米。涉及青川县境内5个乡镇,25个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25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48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
从土地保护情况看,根据全国第二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5个乡镇耕地面积6577.5公顷,耕地保有量6442.3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4243.8公顷,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总两积的65.1%。从植被保护情况看,白龙湖流域青川县境内林业用地总面积40446.7公顷,有林地面积37368.6公顷,荒山荒地面积3.7公顷,森林蓄积485.4万立方米。从水源保护情况看,白龙湖水域面积78.8平方千米,综合治理区面积159.5平方千米,重点治理了白龙湖周边乔庄河流域、朝阳沟小流域、三堆沟小流域,涉及12个乡镇约4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城镇污水的收集和处理。从产业发展情况看,该区域目前以油橄榄、食用菌、水果和养殖业为主。从环境保护情况看,流域内主要污染源以生活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为主,其次是工业企业。水质监测情况,白龙江姚渡断面中,铜、铅、锌等12个因子均未检出;PH、深解氧等10个因子达到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乔庄河骑马乡断面和木鱼镇断面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要求,氨氮、总磷和总氮出现超标。土壤监测情况,国家定点的4个监控土壤监测点中,除镍含量偏高外 ,其余指标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二级标准。从基础设施情况看,沿白龙湖库区有国道212线、原省道105线穿境而过,而省干线沿湖总长24千米;库区通村公路18条114.735千米;小码头17座。从景区管理情况看,广元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青川县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二、白龙江流域及白龙湖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共同存在的困难
1、耕地保护难度大。一是符合基本农田标准的耕地面积小,占总面积不足10%,基本农田红线内面积,大部分需要调整种植结构或退耕还林;二是集约化程度低,全部承包到户使用,随着绝大部分劳力转向城市务工,撂荒地越来越多;三是生物性防虫治病任务重,整个流域种植模式虽有所改变,但农药除虫治病及地膜染污情况仍然严重,对土壤结构和肥力破坏程度高。
2、植被修复困难多。一是受自然和气候条件影响,导致造林供水成本高,林木存活率和保存率不高;三是植被以草甸、灌木林为主,保水固土能力差,区域内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频繁,生物多样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三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工程造林项目倾斜力度不大,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草)任务繁重。
3、水源保护支撑力弱。一是水源保护政策改革单一、滞后,配套项目少,基本处于牺牲老百姓利益而作支撑;二是用水补偿机制还未形成,除征收水资源费外,共同保护水源无经费。比如,流域内梯级电站只管截流发电,既不承担源头水源,也不管下游断水断流,严重影响农民用水灌溉;三是水污梁防治意识淡薄。无论是农村、城镇,还是支流、主河道,都存在污染防治意识弱,处理污染缺乏,导致部分地段地表水污染严重。
4、地质灾害治理难。一是白龙江中上游石漠化程度深,固土能力弱,一年四季均有泥石流灾害发生;二是流域内高坡陡崖土地所占面积大,保水能力弱,滑坡、崩塌点多面大;三是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投入大,经费来源单一,地方压力大。
5、流域保护标准难统一。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目标任务差异及各地对于流域保护的项目配套不一致,导致流域内保护与开发的标准难统一。表现在:一是土地整理中行洪断面采用标准不一;二是电站开发的方式不一,大多为引水式电站;三是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无统筹布局。
(二)白龙湖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发与保护理念不清。一是表现在说开发就是利用资源,淡化培育资源;二是说保护就是不用资源,资源“撂荒”;三是你开发,我就保护上,你保护我就开发,上下左右理念未统一,合力难形成。
2、林业资源保护矛盾大。一是林业改革林农未见实效,影响林农收入;二是林地的所有权未变性,仍然归农户所有,难以集约管护;三是林农的替代产业未形成,依林赖林程度加深,管护工作难度大。
3、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一是采果林品种单一,总量小。虽然油橄榄已投产见效,但核桃优品优管落后,尚未作为主导产业,鲜品水果多为夏季品种,春、秋、冬品种没有突破,四季鲜果培育尚未成气候。二是采笋采叶品种甚微,茶叶、竹笋等品种几乎没有,这对植被保护,旅游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结构都是挑战。三是传统养殖和特色养殖方式模式落后,这对湖区养殖户、养殖企业和污染处置都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4、文化挖掘还是短板。一是历史文化挖掘断断继续;二是民众文化点点滴滴;三是生态文化模模糊糊,白龙湖精神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5、开发性保护滞后。一是政策倾斜支持有限,现仍停留在库区后期扶持和环保系统专项项目的支持;二是开发培育资源的项目单一,综合治理能力弱;三是景区农民增收难,长效增收和转移农民的任务重。
三、白龙湖流域及白龙湖景区建设的建议
(一)白龙江流域建设的建议
按照流域“共谋、共建、共享”原则,围绕“传承白龙江精神,挖掘白龙江文化,培育白龙江产业”的理念,建立三省十一县区流域定期协商机制。
1、联合制作流域生态培育和环境保护宣传片,作为对国家负责、迎接社会参与、流域内自我建设的基础工程 。
2、合作制定《白龙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十年规划》,并联合申报“白龙湖流域生态屏障工程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级项目库。
3、配合国家生态红线划分的确定,争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
4、共同呼吁和争取延长退耕还林第一轮补助周期,提高第二轮补助标准,增加天然林补助份额。
5、共同争取水源地保护和用水补偿机制。形成“国家支持+社会参与+企业的合作+地方负责”四位一体的保水、用水新机制。
(二)白龙湖景区建设的建议
围绕白龙湖生态旅游规划,按照开发中培育旅游资源,保护中培育旅游产业,形成开发与保护共识。
1、开发与保护互动化。一是处理好开发就是培育,保护就要开发的关系。实际上开发――保护――再保护的过程就是资源优势配置,资源变资本的过程。九寨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伐木是开发,八十年代着手培育保护,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已成为世界级的景区和自然遗产,其旅游产业已成为九寨沟县的支柱产业,这既是一次资源与资本的优化配置,也是一次资本积累反哺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白龙湖景区的经历也同样如此,从电站开发到风景区保护,再到水都品牌的旅游产业打造,也是资源配置到资本积累的过程,当今的保护重在培育资源;二是要具有一套保护与开发的综合实施方案,决不能再走说保护就不准开发,说开发就注重保护的老路;三是整合政策、项目、实施方案,形成总体作战,协调配合,成果分享的行动格局。
2、植被培育产业化。一是提高林业集中区的补偿标准,永久性保护有保障,使之成为森林中的旅游走廊;二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将适宜于油橄榄和核桃产业的区域培育成观光旅游园;将农户院落培育成四季水果采摘观光点;将湖区周边、沟边、阴山、港湾培育成笋竹产业观光港;三是优化养殖业布局,做大做强白龙湖大湖水产养殖,年年有鱼;规划好特色禽畜生态养殖区,着力污染源的综合治理,优选和培育好地方特色畜种,体现人无我有;四是加大蔬菜园基地建设,突出设施化和品种野源化。
3、水源保护责任化。一是走补偿+责任主体相结合的路子,将国家的项目补助和电站企业支持合作的方式进行长期保护,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实施。二是实施好国家2015-2017年度白龙江流域(广元段)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市、县配套资金一定要到位。继续争取和实施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项目。三是着力培育和保护湿地,将姚渡、营盘、木鱼、骑马等库尾区域培育成湿地公园;将水库海拔558米至588米区域布局一定量的人工沙滩和钓鱼走廊,其余区域保护成天然湿地。
4、保护开发标准准化。一是抓紧制定白龙湖景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十年专项规划(即“多规合一”规划)。二是包装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旅游设施、文化挖掘等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项目库。三是高标准实施好现有项目,所有项目按照4A旅游景区的标准实施和验收。
5、文化挖掘品牌化。一是打造好以三国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二是以红军战斗遗址为主的红色文化。三是打造以水为魂,以湖为脉的水都文化。(青川 马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