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浮华,城里的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清爽宁静的乡村,渴望回归生态优美的自然。青川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心态机遇”,立足青川实际,确立了“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把青川建成“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奋斗目标。青川作为生态优良的栖息地,越来越被外边的人们所熟知,到青川来避暑观光休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但到过青川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交通条件还比较滞后。因此提升县内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构建高铁、高速和国道、省道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展之要。构建快速连接通道网络,有如下措施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从青川交通发展历史纵向看,我们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泥结碎石路到表处油路、从等外级公路到等级公路、从表处油路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三次大的历史跨越,成绩斐然,为青川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从周边毗邻县区交通发展横向看,我们的道路技术等级普遍不高,二级以上公路的比重不到30%,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青川经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全域旅游、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康养产业等的快速发展无不依托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当前我们的道路技术等级不高,坡陡、弯急、路窄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已不能满足青川经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立足全县长远发展大局,坚持高起点规划,将县内连接兰渝铁路的省道410线、连接县城到西成高铁和京昆高速的省道208线、连接凉水到青溪古城和唐家河景区的省道301线、连接县城到白龙湖景区和房石的国道543线等国省干线公路进行科学论证,认真编排,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按照二级公路以上技术标准,将路基宽度全面提升至10米以上。规划一旦确定,必须坚持执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强化部门工作职责,为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
交通干线建设前期工作程序繁多,从预可研究、工可研究、地灾评估、压覆矿产评估、水土保持论证、行洪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文物保护评估、选址意见、土地勘界、土地预审、用地审批、林地勘察、初步勘察设计、施工图勘察设计、财政评审到工程招投标,一般均需经历17个环节,历史时间较长。如仅靠业主单位一家,将举步维艰。泸州、资阳、内江等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将涉及到相关工作的行业部门进行责任划分,凡属于哪个行业部门关联的事项就有哪个部门牵头去办理,形成工作合力,既分担了工作责任,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拓宽筹融资渠道,破解资金老大难问题
交通建设属于投资密集型的公益事业项目,尤其对于地处大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的青川来讲,资金需求量更为明显。当前国家对于地方交通项目的支持坚持“分灶吃饭”,国家只对国道进行资金补助,标准为二级公路每公里600万元,省政府对省道进行资金补助,标准为二级公路每公里400万元。从青川近年来的交通建设实践来看,要修建一条路基宽度为10米的二级公路,平均每公里的造价约为2000万元。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建设资金的缺口相当大。为了破解资金难题,我们可以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是打好扶贫攻坚牌。青川是全省88个贫困县之一,贫困程度较深。我们必须坚持走跑上去请下来的路子,将我们的情况不厌其烦的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反映,把他们请下来进行实地调研,用我们苦干实干的精神和业绩感动他们,求得他们在项目和资金上对青川倾情关怀。二是用好用活负债策。虽然中央给我们关上了不准随意负债的门,却给我们打开了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地方建设的窗。BOT、BOOT、PPP等模式的大力推行,扶贫基金、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敢于放贷,都是国家政策允许的负债范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遇,筹融资到一批资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青川 张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