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元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苍溪委副主委 李奉进
龙王镇三房沟村地处大山的半腰,地域落差600多米,农业人口650人,受地窄坡陡、交通水利基础条件极差等客观因素制约,该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2000元,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接受了帮扶该村的任务,然而,民主党派机关没有经费,没有固定的人员,怎么帮?怎么才能让该村老百姓如期实现脱贫,面对困难广元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副主委李奉进没有退缩,而是主动请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如何当好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对李奉进来说确实是个不小考验。如今,通过他四年的艰苦努力,该村39户贫困户如期实现了脱贫,三房沟村于今年顺利通过了市县的考核验收,达到了贫困村退出标准。作为政协委员的他为扶贫攻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没有优势资源,没有基础产业,没有项目资金,这样的村子怎样才能如期脱贫?2014年以来这个巨大的问号,一直挂在该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奉进的脑子里,逼着他去思考,去争取,去解决。
产业建起来。“不搞花拳绣腿,因地制宜发展节减劳动力的种植业是最佳途径。”李奉进坦言,为了找到最精准的突破口,找到迈过贫穷这条“深沟”的有效方法,他组织九三学社帮扶干部多次实地踏勘走访,集思广益,综合研判,最终科学编制了三房沟村发展核桃产业的“三步走”规划。一是在原有核桃林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家家户户参与,扩面连片发展,把林子建起来;二是引进、改良品种,普及种植管护技术,真正把产业强起来;三是树品牌,拓市场,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销售,让销售渠道畅起来。四年来,他专注产业培育不放松,真抓实干,真帮实扶,在县林业局支持下,帮助当地农户在荒山坡能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摇钱树”。
三房沟村三组村民侯志友家里虽有5口人,但长年患病的就占了3个,肩挑背磨的传统产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看到村里的核桃林热闹起来,侯志友动了心,在帮扶队长李奉进的帮助下6亩高塝旱地全栽上了核桃树苗。“树苗不要钱,栽上后有人定期指导管护,我只是多准备些有机肥。”侯志友的算盘是打对了的。
村支部书记侯文奎说,核桃树耐旱,管护轻松,三年就投产,见效快,不愁销路。在帮扶工作队长李奉进的带领下,短短一个月,全村新栽植核桃树苗400亩,加上以前的200亩,600亩核桃园一下子让村子有了“看头”,心里有了“奔头”。
流通活起来。“核桃苗子‘亮’了半匹山,只是产业扶贫的第一步,真正的还靠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李奉进联系相关人员为该村注册了“旺龙”核桃商标,建立起了旺龙核桃专合社,发展20多户种植大户进了专合社,并通过电商平台,成功实现了核桃网上销售。2015年以来,三房沟村老林子里的核桃果通过精心包装后,成为拓展市场的试金石。“过去是贩子上山来收,每斤才7元,专合社通过网络销售每斤12元,老林子的几亩核桃让我收入1万多元。”三房沟村四组村民黄九财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摇身一变的“旺龙”核桃给他家里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2017年全村核桃产量达5吨,网上销售6000箱,实现销售收入13万元。谈及村子的脱贫奔康之路,侯文奎说,李队长的给力给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看到了希望,群众已经从心理上越过了“那条沟”,三房沟村的日子会像山腰的红枫一样越来越火红。
道路畅起来。在产业扶贫上做足文章后,他又盯住了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该村除场镇到村委会硬化的2.8公里水泥硬化路外,其余全是泥泞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村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交通状况不说是运送生产物资和农副产品的,就是出行都很困难。
图为李奉进为村里争取资金修建的“致富路”
怎么办?“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三房村脱贫的根本出路,李奉进斩钉截铁地说。但接下来资金问题却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既然这是根本出路,也只有义无反顾,于是他不等不靠,主动向财政、扶贫移民局、龙王镇汇报该村的具体情况,争取项目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争取到了第一笔资金170余万元,他协助村两委利用这笔难得的资金硬化了该村黄家山到村委会4.8公里的道路,彻底解决了该村四组、五组村民出行和运输难题。这还只是一部分,该村地理分布呈带状,幅员面积广,人居分散,山下的一组、二组、六组村民一样饱受交通制约。要实现整体脱贫,就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他继续争取资金230余万元,硬化了该村一、二、六组的主干道5.5公里,彻底解决了该村的交通问题,为贫困户的持续增收,致富奔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李奉进还利用民主党派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以购代捐、以购代扶、志愿服务等方式解决当地困难20余起,通过他及他所在的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各位帮扶责任人的真帮实扶,该村39户贫困户达到了“一超六有”标准,于2015年实现了整体脱贫;三房沟村实现了“一低五有”,达到了贫困村退出标准,今年顺利通过了市、县脱贫考核验收。(汪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