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一丁 新浪博客
银鱼欢跃白龙湖
作者:狗娃
每当漫步白龙湖畔,望着茫茫湖面,虽然,历史像流淌的河水,渐行渐远,但是, “九广合作”太湖银鱼移殖驯化项目……却给湖畔移民留下一笔富有的财源……
上世纪80年代末广元市的青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0元,有60%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上,属省定贫困县之一,而且,国家在白龙江上修建宝珠寺水电站,将淹没3万多亩良田沃土,搬迁3万多移民,将形成西南最大的人工湖泊……
千里山野绿难寻,
孤泪暗洒心中田。
万顷绿意心海生,
热汗裹泪共浇灌。
然而,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里人,并没感到贫困的压力,仍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嫉贤妒能的山沟意识里,自在地享受着那一片日渐淡薄的青绿。
不知是那位智者,灵感闪现,广元建市第二年——1986年2月24日,聘请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以罗蛰谭教授为代表的10位专家,作为广元经济发展顾问,并签订了《关于建立科学技术长期协作的意向书》,弹响了“九广合作”的前奏曲。
1989年9月2日,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与中共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签订《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广元市建立科技扶贫联系点及促进广元经济发展的协议书》,弹奏出“九广合作”惊天动地的交响乐,成为中华大地上,率先借助九三学社的智力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之歌。
“九广合作”的初步成果,像缕缕绿风,迅速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合作范围,从九三四川省委快速扩大到全国“九三”,各发达地区的九三学社,纷纷向广元伸出援助之手,实施项目合作、科技帮扶。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就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帮扶青川。
1996年9月,九三江苏省委科教处处长张大钧等领导,前往广元接洽,拉开了科技帮扶青川的序幕。
当年,宝珠寺水电站正好下闸蓄水发电,在县境东部形成了70平方公里水面、库容量2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的西南第一湖——白龙湖。库区,3万多移民刚好搬迁,还没有真正安置好,更谈不上富起来,大部分后靠安置的移民,生产、生活还相当困难,库区就像一座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熊熊的烈焰。
九三江苏省委的领导们,1996年秋,深入青川考察后,决定从水产养殖突破,引进太湖银鱼,帮助库区移民致富。
同年11月12日,张大钧带上九三社员、南京银鱼移植驯化中心主任、白白胖胖、72岁高龄的张开翔专家一行3人,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举行了合作开发白龙湖移植驯化银鱼的商务会议。
会后,南京银鱼移植驯化中心与青川县移民开发公司签订了白龙湖移植驯化大银鱼和短吻银鱼的合作开发合同书。
一首跨省区帮扶合作的凯歌,雄浑地开了个好头。
接下来的任务,就由青川县白龙湖船舶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和南京银鱼移植驯化中心细化落实。
时任船舶公司经理、40多岁的刘天宝,是位白白胖胖憨厚笃实的山里人,他巴不得一夜成就银鱼大业,为移民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因此,他与银鱼专家相处若父子。两人都白胖,刘天宝胖得魁梧,双唇宽厚,而张老胖得适度,双唇宽薄。
1997年元月初,张老欢天喜地从南京运来6000万粒大银鱼受精卵。刘天宝喜上眉梢陪伴张老,满湖选点投放。
张老一住月余,天天下湖观测,测水质、量水温,获得各种数据,揪着心返回南京。他不敢肯定,太湖成功的银鱼,也能在白龙湖成功?
同年4月,张老分析完所有数据,又带来孵化成胚胎幼苗的40万尾短吻银鱼,他要为白龙湖大规模成功移植银鱼,准备充足。
一住,又是20多天。张老又天天入湖,测量各种数据,带着一颗欣慰喜悦的心,飞回南京,因为,他在湖中,观察到游动的大银鱼!
日常的观测管理重任,自然落到刘天宝的头上,他按张老的要求,随时入湖。有一天,他兴奋地抱着电话对张老惊呼:我看到大银鱼了!情景尤若顽童。
时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秘书长刘荣汉教授一行9人,到青川考察,充分肯定了“九广合作”在青川的成就,高度赞赏九三江苏省委,在跨地区科技帮扶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静静的白龙湖,正静静地孕育着一份高科技的辉煌成果。
时光静静地流淌,人们都在静静地期待中。
1998年8月中旬,张老兴匆匆地奔赴白龙湖。清晨黄昏、朝阳落日,张老望着波光鳞鳞、银片闪烁的湖面,不断展露出欣悦的笑容。
县府分管副县长、渔政部门和船舶公司职员,在张老引领下,对整个湖区银鱼密度和生长情况,开展深度调查性试捕。
试捕的大银鱼,最长12.5cm,平均长11cm,平均体重5.6g/只;短吻银鱼长达5.7cm~7.1cm,平均体重0.92g/只。
大银鱼、短吻银鱼,遍布整个湖区的港叉湖湾。
真没想到。73岁的张老,热泪盈眶地感叹:白龙湖银鱼,生长速度这么快,繁殖能力这么强。这银鱼,品质最好,规格最高,长势是全国最佳!真是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啊!
九三江苏省委早与青川,亲如兄弟,相互串门。
1998年11月6日,九三江苏省委常务副主委、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奇僧、副主委兼秘书长李一鸣、科教处长张大钧,又一次深入青川,寻求扩大合作领域。
时任县长的张康明,嘻笑着,扶扶眼镜,同九三江苏省委的领导们,揽肩挽臂,结为挚友。1999年3月24日,他率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一行10人,在温州捞得“鸡柯蒙”的独特品牌,一路欢声笑语地奔赴南京,在宁海大厦17楼,同九三江苏省委的领导、专家、朋友们,亲切交流,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对口帮扶青川的协议书。
1999年8月,张老到白龙湖,正式捕捞,大银鱼,最长有17cm,短吻银鱼也有12cm。
看着那乳胶般通体透明的银鱼,张开翔、刘天宝都忍不住笑了。
停!张老突然决定:停止捕捞。
为啥?正在兴头上的刘天宝,十分惊异:不是要捕捞100吨,才30吨呀。
不行!张老望着波光闪烁的湖面,严肃认真地说:为了明年,立即停捕。
本来,按理说1kg应该1000个银鱼,现在都是1900个,显然密度和银鱼个体都不是最佳。
现在,张老继续说:留70-80吨,就算30吨银鱼产卵,每条银鱼平均产卵上万,大家想想,明年白龙湖银鱼,该是个什么丰收景象?移民不就家家可以受益吗?
只要我们把控好开头,培植出一个最佳密度,一旦成功,白龙湖银鱼种,可以源源不断20年!
明年初,我们再人工增殖一部分,白龙湖银鱼,一定会创造全国之最!
刘天宝知道,张老有理!大银鱼每年11、12月产卵,每条可产卵12000多粒;短吻银鱼,每年3、4月和11、12月,产两次卵,每条一次产卵6000多粒。产完卵的银鱼,就会自然死亡。好的密度是关键!除8-10月捕捞期,都应保护银鱼好好生长!
2000年元月初,刘天宝陪伴张老,在湖中搞银鱼的人工增殖。
前后忙了20多天,人工增殖7000万粒银鱼卵。
张老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南京,给九三江苏省委汇报,历时两年多,即将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白龙湖银鱼驯养成功!消息不胫而走。
2000年仲春,库区沿岸还没真正稳定的移民,有的夜半入湖,偷捕银鱼,开始黑灯瞎火,一船一网,继后借用灯光诱捕,发展到网中笼灯,水下诱捕。
张老,闻讯赶到白龙湖,夜里望见满湖灯火闪烁,仿佛银河群星撒落湖中,禁不住老泪纵横,捶胸顿足地哀叹:
现在哪能捕哇!捕一条就毁掉上万条呵!
白天,他在刘天宝陪同下,一家一户走访移民,讲明不能偷捕的科学道理。
张老一连走访了四五十户,这些被张老拜访过的移民户,深深为张老的真诚所感动,不仅自己不再下湖,还劝阻亲戚朋友。
……
现在,令张老欣慰的是,自己几年的奉献,几年的精心培育,白龙湖破天荒有了全国品质最优的银鱼品种。
县水利水产局调查,每年库区银鱼销售4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除去船只,网具等成本,库区移民,年人均仅此一项,就增收160元-200元。
今年5月20日黄昏,笔者陪成都某大学的专家教授,漫步白龙湖畔,恰遇一移民驾小舟入湖放网,捕捞银鱼。
我忍不住询问:啥时收网?明早上5点。能捕好多银鱼?平均4-5斤,运气好10多20斤。
市价每斤30元,平均一夜收入120-150元!
我仰望天边余晖,突然想到那慈祥白胖、80多岁的银鱼专家张开翔。
相信,张老要是知道自己的心血成果,在富裕着库区移民,他一定会展露出开心的微笑……
晚霞红云映山峦,
湖畔轻风启微澜。
不知新绿是何意?
心潮起伏银鱼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