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员风采 > 人物撷英
徐深:愿做永远的“光明使者”
发布日期:2016/1/20 9:48:52 浏览次数:177
2014年在西藏徐深与手术患者合影
【人物介绍】徐深,1960年1月出生,山东禹城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昌潍医学院医疗系。现任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沧州市委主委、沧州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主任法医师,教授。自2004年起,远赴西藏开展“公益治盲”活动,10多年来从未停歇,被誉为“亮康行动”先行者,无数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经他之手,重见光明。
曾有人在徐深的博客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当拆开纱布的一霎那,久违的阳光照射着我,朦胧中看见您微笑的面容,如同“光明使者”,也许您不会记得我,但我,会永远记得您。”这是一名普通患者最真诚的内心表达,也是徐深一路走来的动力源泉。把自己的技术无偿奉献给最需要的人,是徐深作为一名九三人的理想和追求。
立志从医情系病患仁者心
徐深出身医学世家,受家庭熏陶,成就了他立志医疗卫生事业的理想。1982年,他毕业于山东昌潍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来到沧州从事眼科专业工作。当时沧州医院的工作条件非常简陋,学习资料十分匮乏。为了钻研业务,除了每天尽职尽责工作外,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把自己的工资除了吃饭以外全部买了有关图书和杂志,不断提高业务本领。
在与病人接触中,徐深深深体会到患者的期待和焦虑。所以每当走到病人中间,他便会忘掉烦恼和劳累。不论男女老少、远近亲疏、职位高低、贫富贵贱,他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个大年三十晚上,连续多日奋战使他病倒了,发烧到39度,但深夜12点,一个河间13岁男孩的眼睛被鞭炮炸伤送到医院,这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啊!想到孩子的痛苦,父母的焦急,徐深从床上强撑着爬起来,赶到医院,即刻手术直到凌晨3点,终于保住了孩子的眼睛。孩子的父母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他却什么也听不见了,一下子晕倒在地。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随着医治的患者越来越多,徐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因为当时拥有670万人口的沧州,却没有一家独立的眼科专业医院,很多患者还是要奔波往返于外地之间。“要成立沧州人自己的眼科专业医院!”徐深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当时已步入中年的他,拿着较高薪水,过着相对安逸稳定的生活,很多人都劝他别折腾了,可想到那些眼病患者,想到那些渴望光明的眼睛,徐深还是选择了创业。
建立一所专业眼科医院,谈何容易!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凭着义无反顾的勇气,徐深从资金的筹措,到科室布局;从人才选聘,到设施购置;不敢有半点懈怠。到外地考察,常常日夜兼程,不顾一路饥渴劳累;翻查国内外资料,多少次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在院内筹划指挥,更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2005年初,沧州眼科医院正式成立,并且与台湾诺贝尔眼科医院结成姊妹医院。那一天,徐深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沧州的眼病患者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医院。
钟情公益“亮康行动”暖边陲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体现在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这是徐深一直秉承的信念,从2001年开始,他就尝试在沧州开展公益治盲活动。贫困盲患对重见光明的强烈渴望,使他渐渐萌生了到我国中西部贫困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治盲的想法。徐深首先想到的,就是有着众多贫困白内障患者的西藏。西藏特有的高寒、缺氧气候以及紫外线辐射强等自然环境因素是造成白内障发病率高的原因,而交通不便等又加大了防盲工作难度。“就是西藏”!徐深坚定地说。
2004年西藏,徐深与术后患者在帐篷内
一名藏胞拉着徐深的手连声感谢
2004年10月,一支医疗小分队来到青藏高原。这是西藏第一次迎来民主党派义诊团队,时任九三学社河北省委主委的丛斌带队,徐深是医疗小组负责人。他们此行目的,是给部分贫困藏民免费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了不给当地增添负担,哪怕一瓶眼药水、一块纱布都是医疗队自带。
然而困难总是始料未及。刚到拉萨,徐深就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脑浆要崩裂出来,心慌,躺在床上一动不敢动”。他们只得休息1天后再去当雄县。当雄的海拔4300米,比拉萨还高。面对如约而至的患者,徐深强忍身体不适,抱定一个念头,“不能倒下”。他边做手术边吸氧,饿了就咬一口巧克力,从12点一直到晚上8点,27例患者全部手术,第二天复查全部成功。
“图洁其!图洁强巴其!”70多岁的藏胞边珠拆开右眼的纱布,告别了6年黑暗生活,今后她将重新看到这个七彩世界,不会讲汉语的她双手合十不停地用藏语感谢徐深。
“谢谢政府!”“谢谢九三!”……走下手术台后每一个患者第一句话都是向医护人员表达由衷谢意。而只有徐深知道,划出的每一刀都是在与身体极限较量。就这样坚持、坚持再坚持,徐深带领的团队成功为43名藏胞实施免费复明手术,收获了洁白的哈达和由衷的敬意。
回到沧州,西藏的所见所闻,仍然不断地在徐深脑海里涌现,想到那些贫困白内障患者在零下7度还要住在寒冷的帐篷里,想到他们期盼光明的眼神,想到他们重见光明那一刻时欣喜的笑容,徐深更坚定了公益治盲的决心。
2010年贵州威宁县党委、政府向徐深率领的亮康行动医疗组赠送锦旗
于是,2006年广元市元坝,50例;2007年新疆莎车,84例……义诊引起九三学社中央重视,并于2007年在贵州威宁正式启动“亮康行动”。自此,徐深和他创建的沧州眼科医院更是不遗余力地成了“亮康行动”的主力军,从甘肃天祝到内蒙古太仆寺,到青海互助,到湖北巴东,宁夏石嘴山,河北阜平……“亮康行动”年复一年,徐深率领的医疗团队从未缺席,有时一年转战两三个省份,一路播撒光明。
2014年,53岁的徐深二次进藏,与10年前不同的是,他们带去了更昂贵的晶体和更精湛的技术。2天半,101台手术,英国进口的Rayner折叠球面晶体,徐深和他的团队再次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亮康行动”西藏行的救助任务。
更值得骄傲的是,术后患者无一例复发,精湛的医术获得专家赞誉,参加过“亮康行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中心教授朱秀安评价徐深团队是“长跑队伍里的一流方阵”。
执着理想手植春色满杏林
“我们不是太阳,能照耀全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根蜡烛,照亮身边的人。人这一辈子,能做一些值得宽慰的事,不仅有意义,而且很幸福。”徐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河间沙河桥一位80多岁的老人张德瑞,孤寡一人无依无靠,双眼因白内障失明,家境非常困难。为了使老人重见光明,徐深自掏腰包为老人治病,术后老人感激万分。以后每当徐深去沙河桥义诊时,老人都早早地赶到医院门口,什么话也不说,就为了看他一眼,这种朴实又特殊的表达方式让徐深感到无比温暖。
还有一次,徐深无意间浏览到网上报道一个威海女童美玲,患遗传先天性白内障,无处求医的故事。这是个不幸家庭,丈夫患先天性白内障,妻子残疾,女儿美玲出生5个月后被诊断为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因为孩子身体不太好,很多家大医院不愿意冒风险。救人如救火,徐深决定试一试,通过联系,当年便为美玲成功施行了白内障摘除术。因为孩子眼球未发育成熟,所以徐深承诺,两年后再次手术,植入晶体,仍然免费。时间飞快,转眼两年,这一贫困家庭踏上充满希望的“光明之旅”,在充分检查后,徐深又为其进行了晶体移植,手术十分成功,孩子的眼睛一天天亮了起来。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这些年,徐深为病患付出的,不仅是博爱情怀和精湛医术,更有“真金白银”。为了开展“亮康行动”,经常带着眼科医院大部分主力外出,导致整个医院处于半停业状态,一天损失过万; 2014年二次进藏,单单101例患者的晶体,医院就补贴20万;更别说,徐深那些偶然碰到的贫困患者。有一次他受邀去吴桥县第二人民医院,一个失去双脚的70岁大爷,用双手撑地,爬着前来寻求手术救治。“当时的二院大夫们决定现场募捐,作为手术费用。”徐深一看就急了,“手术费用就是用来支付我的酬劳的,人都这么可怜了,我怎么还能收费呢?哪里还需要募捐啊,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徐深这些行为,赢得了很多赞誉,也时时传来不理解之声,“跑那么大老远做手术,真是不知怎么想的”?“是不是为了出名啊?”每每听闻这些,他总是置之一笑。一路走来,徐深付出汗水,洒下心血,有过挫折,有过失败,但怀揣着理想的人,坚实地踏出每一步,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面对“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三次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徐深异常淡然,“到民族地区开展医疗服务,体现的是一名知识分子和九三学社成员的责任和良知”,我愿做永远的“光明使者”,坚守梦想,撒播希望!